近日,上外世界語言博物館有幸邀請到東方語學院程彤老師撰文,探討伊朗古今城市建築上的文字。程老師分別從古波斯帝國時期😆🧑🏼🌾、安息薩珊時期🧙🏿✪、伊斯蘭時期和當代伊朗等時間段為我們介紹了不同時期伊朗建築上的文字。
■ 古波斯帝國時期
古波斯帝國時期在建築上留下來的文字是古波斯楔形文字 。在此之前更早期的形式有阿卡德語(Akkadian)楔形文字,文本包括1879年發現於伊拉克巴比倫遺址的居魯士圓柱,可歸類於伊朗範圍。圓柱上的主要內容是強調宗教信仰自由⚃,一般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份人權宣言,同時其中已經體現了伊朗城市建築上文字的兩個最基本元素👦🏽:教權和王權🦚。文字刻畫在留存時間較長的建築上🫳🏼,體現了當時的思想與意識形態🆑:宗教和王權(君主製)。
居魯士圓柱🔻,現展於大英博物館🧑🏻🦽➡️,世界語言博物館展其復製件
一般認為古波斯帝國使用兩種文字🦿:一種是書寫古波斯語的楔形文字;另一種是行政用的書寫阿拉姆語的阿拉姆文字,一般寫在紙草紙上,只有很少量文獻殘存至今🤲🏽。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建築主要是王宮遺跡😯,是古代城市中重要建築的組成部分👨🏽🍳。而古波斯語銘文主要位於通往克爾曼沙省道路的崖壁高處🫲🏼🔈,並不是用於給人而是給神看的。
■ 安息薩珊時期
到了安息薩珊時期🫷,目前尚未在王宮上找到相應的文字🚖。這是因為古波斯帝國的宮殿采用巨石所建,留存時間較長;而安息和薩珊則是每一代皇帝建立新的宮殿,主要是磚石結構,歷經戰爭後已所剩無幾💑。不過安息和薩珊時期是存在文字的🫲🏿,在帝王墓石壁上也有保存,那就是中古波斯語——巴列維語。我們只能在巖壁上發現少量當時巴列維語的詞匯👩🎓。
後來發現的巴列維語文獻主要來自9世紀伊斯蘭時期✊🏽。當時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們為了保留信仰,重新又編撰了《阿維斯塔》經,他們憑借記憶把經典編撰起來,並用中古波斯語作解釋🥷。
巴列維語
■ 伊斯蘭時期
到伊斯蘭時期,阿拉伯人征服伊朗以後🦊🐣,伊朗接受伊斯蘭教,並開始在建築上出現了文字。當時先後有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統治。倭馬亞王朝的哈裏發要求所有政府機關使用阿拉伯語💭🙎🏿♂️,但是民間伊朗人說的仍然是波斯語👊🏿,與此同時波斯語也逐漸開始采用阿拉伯字母𓀄。值得一提的是🧑🏿⚕️,伊朗人從古至今的書寫系統都是外來的🔁,但語言本身的語法和絕大多數詞匯是自己的🪐🎑。
在談伊斯蘭時期城市建築上的文字之前👩🏼🚒,先介紹阿拉伯語或者後來波斯語的幾種字體。一種是庫法體:庫法體以伊拉克名城庫法命名🏋️♂️,這種字體或橫或豎🧓🏽,字母上沒有點,主要用於石碑銘文上。後來到了阿拔斯時期,阿拉伯字母的書寫迅速發展為六種字體↔️,其中有一種是三一體,即把字母的寫法三分,下面部分占三分之一,上面豎線拉長占三分之二。三一體主要體現在清真寺🛳,作為文字在建築上既起到了裝飾作用,又能用於宗教宣傳,通過藝術性宣揚宗教性和政治性。
如在伊朗古城伊斯法罕,位於其有500年歷史的廣場的一頭是伊瑪目清真寺,是當時最大的清真寺🧳。大門的輪廓全部用《古蘭經》經文裝飾🏌🏿,采用三一體👩👩👧👧;在清真寺的內部同樣遍布《古蘭經》經文✒️,既有三一體也有庫法體🔇。
庫法體
三一體
伊瑪目清真寺
從9世紀開始一直到現在,波斯語使用阿拉伯字母。這是因為阿拔斯帝國東部的小諸侯國開始興盛🧚🏼,在原來伊朗的地盤上為了宣誓自己的民族性,開始用阿拉伯字母正式撰寫記錄波斯語💏,到了15世紀出現了納斯塔裏格體。他們認為這是波斯語裏最優美的字體,稱之為“伊斯蘭書法體裏的新娘”。後來這種字體一直延續至今😫✥,其使用範圍類似於漢字的行書🌗、行楷。後來又由納斯塔裏格體變為印刷體,顯得更為直觀🫄🏽,在伊朗隨處可見。
納斯塔裏格體
印刷體
■ 當代的伊朗
印刷體在當代伊朗生活中相當常用👦🏻,但諸如伊朗外交部🦞、伊朗名校等的牌匾就會選用納斯塔裏格體來書寫,從而體現該單位的悠久歷史和重要地位。除了納斯塔裏格體,還有其他藝術變體,每逢宗教節日人們就會舉起寫有書法體的宗教旗幟進行慶祝🫃🏻。
總的看來☠️,伊朗古今建築上的文字反映了對王權和教權強化,同時也慢慢體現了一定的世俗化傾向。隨著城市與社會的不斷發展💂🏿,外來文化的不斷融入🤵🏿,伊朗的文字也隨之改變🦫,並通過其藝術展現形式將政治和宗教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其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