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文研|藏品博覽系列十二:阿尼“歷險記”——紙草書的故事

發布者:檔案館🧉、校史館▪️🚵🏽‍♂️、語言博物館發布時間:2022-07-15瀏覽次數:67

編者按:耀世娱乐世界語言博物館自2019年12月開館以來,一直秉持“語匯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館理念,致力於彰顯世界語言多樣性,匯聚全球知識🧒。為全面開展人文交流、科普教育和學術研究🧘🏻,本欄目推出“藏品博覽”專題💭,聚焦世界語言博物館展品👩🏻‍🦱,陸續推出館藏科普系列文章,以展陳世界語言多元面貌🙎🏻,向全球公眾講述世界語言文字故事💂‍♀️🍡。


在世界眾多的民族當中,文字起源都與神話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中國古代流傳著倉頡造字之後“天雨粟💽,鬼夜哭”的傳說⛑️,而古代的埃及人則將他們的文字歸功於智慧之神托特的創造。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主人公阿尼——一個一輩子都在和文字打交道的人🧎‍♂️‍➡️,一起破解古埃及的文明密碼🫷🏿,來閱讀一本三千多年前特殊的“旅行指南”吧。


藏品坐標:上外世界語言博物館 第二展廳“記,書寫世界”

阿尼紙草局部

(Papyrus of Ani,館藏復製品,原件現藏英國大英博物館)


阿尼是誰𓀄?


      根據埃及學家對我們的主人公——阿尼墓葬的研究,阿尼生前是古埃及新王國19王朝(19th Dynasty, New Kingdom,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2世紀)時期的一名書吏💪🏻。他居住在當時埃及的首都底比斯(Thebes),有一位名叫圖圖(Thuthu)的妻子。在識字人口僅占總人口數1%的古代埃及👨‍👩‍👦,書吏代表著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階層♎️。他們除了書寫、記錄文書檔案的本職以外,還會參與到幫助法老征稅、采礦🫴🏼、建設金字塔等社會管理工作。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從阿尼的一位老前輩身上,一窺當年這些“公務員”的日常工作狀態。


 

坐著的書吏(The Seated Scribe🦥,館藏復製品🫷👑,原件現藏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圖片來源:https://collections.louvre.fr/en/ark:/53355/cl010006582


      這尊古王國(Old Kingdom,公元前27世紀-公元前22世紀)時期雕像的復製品目前陳列於本館“古文字模擬洞窟”處🚣🏿‍♀️,表現的形象正是一名端坐的書吏。如果仔細觀察盧浮宮的原件還可以發現他的眼睛四周都用深墨綠色的眼膏(中埃及語作wADw, 與wAD“綠色🍿、孔雀石”同源)描了眼線,據說可以防止蚊蟲和紫外線灼傷🧛🏿‍♂️,同時也象征著“荷魯斯之眼”🫱。書吏的上半身裸露,下身穿著白色的亞麻布短裙(中埃及語作Sndw.t),盤腿赤足坐在地上🐻。在翻開的紙草卷後面我們還可以發現他挺著一個小小的“啤酒肚”🙅🏽‍♀️,可見當時書吏的生活條件十分優渥。


 

左圖𓀐👨‍🌾:表示“書寫”的聖書字定符,包含調色盤🎴、墨塊和燈芯草筆組成的“書吏工具包”🧑🏻‍🎄8️⃣;

右圖:木質調色盤👨🏿‍🎓,上下兩孔分別盛放紅、黑兩色墨塊,現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560805


阿尼紙草上寫的是什麽🔻?


      看過《木乃伊》(The Mummy)等古埃及主題電影的讀者想必對亡靈書(Book of the Dead)這一名字並不陌生9️⃣。在不少影片裏👷‍♂️,亡靈書往往被具象為一本黑色的大書。然而“亡靈書”之名實有一定誤導之嫌,因為它其實並不是一部內容固定的作品。“亡靈書”一詞來源於1842年德國埃及學家卡爾·理查德·萊普修斯(Karl Richard Lepsius🐈‍⬛,1810-1884)匯編出版的托勒密亡靈書,他首先將這一文獻命名為“das Todtenbuch”👨🏿‍🦲,譯成英語就是“Book of the Dead”。在今天看來,這種命名的方式無疑帶有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色彩🍽。和其他的一神教一樣,基督教以宗教經典為根本👨🏽‍🏭,所以很看重“書”的作用。這也解釋了為何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Victorian Era,1837-1901),許多人會認為亡靈書是古埃及的《聖經》👨‍🦼。實際上,亡靈書是古埃及眾多墓葬文書的一種形式,其前身是金字塔銘文(Pyramid Texts)和棺木銘文(Coffin Texts)🫐。直到古埃及歷史的後期,亡靈書才被記錄在巴哈裏(Deir el-Bahari)🏄🏼‍♀️、阿拜多斯(Abydos)、麥迪納特·哈布(Medinet Habu)等地的神廟當中,在此之前它都只是松散的咒語集合,內容和順序遠沒有《聖經》和《古蘭經》等宗教經典這般固定😐◼️。

      亡靈書包含的內容紛繁復雜🖋☞,包括死者親屬和祭司哼唱的經文、木乃伊製作者使用的咒文、祭司在葬禮上使用的禱文🧑🏻‍🏫、死者陳述自己無過錯的申訴文等等🥸。我們館藏的紙草書局部上就包括其中最重要的30B咒文,這一咒文也多見於陪葬的聖甲蟲胸飾背後👨🏻‍🏫,記述的是阿尼與自己心臟的“對白”🍔😟,目的是防止他的心在冥界審判之時違抗主人📹,以下為金壽福教授《古埃及<亡靈書>》中的譯文。


30B咒文翻譯


      當然,無論是描繪在旅途上會遇到的種種情形的“地圖”也好🐪,還是告訴死者如何回答各種妖魔鬼怪刁鉆提問的“小抄”也罷,亡靈書最主要目的都是幫助死者穿越傳說中困難重重的冥界杜阿特(Duat)💇🏼,順利到達新的世界從而獲得永生。因此,當時的人們就把這類文獻統稱為“有關重見天日的咒語”8️⃣,聖書字(hieroglyphs)寫法如下,轉寫為“rw(咒語) nw(關於) prt(走出) m(在) hrw(白天)”,中埃及語讀作* /ruː nuː pɛrɛt ɛm hɛruː/。


“亡靈書”的聖書字寫法,閱讀順序(可依照動物的朝向判斷)從左向右


      也許大家對“聖書字”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提到“埃及象形文字”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自從法國學者讓·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 François Champollion,1790-1832)成功破譯羅賽塔石碑以來,包括他的競爭對手⛹🏽、英國學者托馬斯·楊(Thomas Young,1773 – 1829)在內的埃及語言學家們發現聖書字這一書寫系統的組成其實比較復雜,包含了音符(phonogram)、意符(ideogram)和定符(determinative)三類不同的符號,因此在文字學上一般將其歸為“意音文字”,並不屬於嚴格意義上“象形文字”的範疇。


《破解古埃及:一場激烈的智力競爭》書影,該書還原了商博良與楊“兩強爭霸”破譯聖書字的故事


      與刻在石碑(如方尖碑)上的埃及聖書字的書寫材料不同✋🏿,用於喪葬儀式的亡靈書一般在紙莎草卷上寫成🧘,因此其主要使用的書體也被稱為草寫聖書字(cursive hieroglyphs)👨‍❤️‍💋‍👨。隨著時間的推移,聖書字逐漸和有大量連字(ligature)、圖像性弱、書寫方向固定的僧書字(hieratic)並行使用。而聖書字、僧書字又與後來在下埃及三角洲地區興起的民書字(demotic,也被視為是一種特殊的僧書字)一起,並稱為古埃及的三大文字書體。


羅賽塔石碑,自上而下依次為埃及聖書字、民書字和希臘文(The Rosetta Stone,現藏英國大英博物館)

圖片來源: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Y_EA24


阿尼紙草上畫了些什麽?


      作為目前發現的插畫最為精美的亡靈書文本之一,阿尼紙草卷軸完全展開後的長度有67厘米🚛🫠,在上外世界語言博物館裏展示的復製品僅是其中的局部片段🏮,而它所記載的恰恰是整個冥界“穿越之旅”中最精彩的兩個環節:“瑪阿特(Maat)神殿的審判”和“覲見冥王奧西裏斯(Osiris)”🛍。接下來我們就參照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原件圖片,為大家揭秘這幅“連環畫”中豐富的細節。


阿尼紙草-第三幅(Frame 3)

圖片來源🏃‍♂️‍➡️👧🏽: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Y_EA10470-3


第一個場景“瑪阿特神殿的審判”涉及的形象繁多,可大致分為上、下兩部分🧓🏿。畫面下方正中有一架天平,天平左側罐中的裝著阿尼的心臟🧑🏼‍🦲,這是他生前善惡的“居所”🍭;天平右側則放著一根鴕鳥羽毛,它是正義女神瑪阿特的化身🧛🏽;天平的正上方站著一只狒狒🐌,是智慧之神托特(Thoth)的一個化身👲🏼;天平下方我們可以看到胡狼頭的死亡之神阿努比斯(Anubis)👨🏽‍🔧,正在移動天平的遊標🙂‍↕️,作出公正的判決。根據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如果一個人生前品行端正,那麽他的心臟將與羽毛等重;而如果生前作惡多端,心臟就會重於羽毛。此時,天平另一側的心臟、棺材中的軀體和象征自由靈魂的巴(Ba,表現為一只站在塔樓上👱🏿👂🏽、長著人頭的鳥)等部分都會立即被怪獸阿穆特(Ammut)吞噬。我們看到畫面右側鹮首的智慧之神托特手持燈芯草筆和紙草紙,像一位人間的書吏一樣😿,準備著記錄審判的結果🕞;他身後有著鱷魚頭😨、獅子和河馬身體的阿穆特則貪婪地註視著天平上的心臟🧏🏼🗡,盼望著能夠飽餐一頓🧑🏻‍🍼🤵🏽‍♀️。與此同時,阿尼和圖圖兩人恭恭敬敬地立在天平左邊👩🏼‍🌾,緊張地等待著審判的最終結果👩🏻‍🦼。在畫面的正上方,長著獵鷹頭的拉·哈拉胡提(Ra-Horakhty)帶領著亞圖姆(Atum)、舒 ( Shu)⛳️、泰芙努特(Tefnut)、蓋布 (Geb)、努特( Nut)🧝‍♂️、伊西絲和奈芙蒂斯(Isis and Nephthys)、荷魯斯(Horus)和哈托爾(Hathor)這九位神靈以及胡和莎(Hu and Sia🧔🏽‍♂️,分別是權威和感知力的人格化),共同組成了一個“十二神陪審團”。他們正居高臨下,監視著冥界審判的整個過程👩🏿‍✈️。

阿尼紙草-第四幅(Frame 4)

圖片來源: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Y_EA10470-4


      館藏紙草上的第二個場景“覲見冥王奧西裏斯”發生在“瑪阿特神殿的審判”之後,可以分為左、右兩部分進行解讀🗣。畫面的左側引領阿尼的是長著獵鷹頭的荷魯斯,他是冥王奧西裏斯之子,也是人間之主🧑🏽‍🔬、法老的保護神,因此頭上戴著紅、白兩色的法老頭冠。在畫面正中,阿尼跪倒在地供奉上鵝肉🖕🏿、面包和酒等豐盛的祭品🔗#️⃣,左手握著象征權力的塞赫麥杖(Sekhm🦛,中埃及語作sxm👨🏼‍🎨,和sxm“力量”同源👨🏻‍🦽‍➡️,其陰性形式sxm.t就是母獅頭的女神塞赫麥特Sekhmet),舉起右手表明自己的清白並祈求得到永生的授記。畫面的右側有一座莊嚴的神殿🪥,屋頂上有聖蛇(Uraeus)和神鷹組成的裝飾圖案。神殿正中坐著的是綠色皮膚的冥王奧西裏斯。他手持象征權威的鏈枷和曲柄杖,頭上戴著由白冠和鴕鳥羽毛組成的阿泰夫頭冠(Atef)。奧西裏斯面前那支睡蓮上的四個小人象征著荷魯斯的四個兒子,而他身後的女神則是頭頂王座(中埃及語作jst)的伊西絲以及頭頂圍墻和籃子(中埃及語作nb.t-Hw.t)的奈芙蒂斯兩姐妹,她們都是逝者的保護神。

      誠如金壽福教授在《古埃及<亡靈書>》中所言,古代埃及人認為“冥界是一個充斥著未知和危險的地方🧭,不過那裏也是所有生命的來源”👑。透過分析阿尼紙草上神秘的文字和圖像,我們可以發現亡靈書中書寫和描繪的內容其實既是古埃及人對來世期盼和懼怕交織的復雜觀念的縮影⚪️,同時也是當時上層貴族飲食起居等真實生活場景的寫照。本文以多件博物館藏品為基礎,簡要介紹古埃及書吏階層和文字系統的情況🙅🏼,著重分析三千多年前阿尼“歷險記”中心靈審判的過程🛎。而在審判之前🤚🏽,阿尼會遇到哪些嚴酷的考驗?在審判之後,他最終到達的“天堂”又是什麽樣的?您可以在接下來的Ted-ED視頻當中💭,繼續尋找答案♒️。我們也期待大家帶著新的視角來館參觀,近距離感受古埃及語言文字和歷史文明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 金壽福🥅,2016🍘,《古埃及<亡靈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2. (英)萊斯利 🦸🏻👨🏼、(英)羅伊·亞京斯著, 黃中憲譯,2007🏞,《破解古埃及:一場激烈的智力競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 (英)馬克·科利爾、(英)比爾·曼利著,陳永生譯,2015🧎🏻‍➡️,《古埃及聖書字導讀》。北京🤶🏿:商務印書館。

4. Allen, J. P. (2010). Middle Egypti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Hieroglyphs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Faulkner, R. (2010). The Ancient 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6. Foy, S. (2017). Book of the Dead : Becoming God in Ancient Egypt. Chicago: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7. Pinch, G. (2004). Egyptian Myth: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另👨‍🦲:文中部分內容於顏海英教授“文本、圖像與儀式🫷🏻:古埃及神廟中的《亡靈書》”講座後作了增改,在此亦表示感謝!


耀世娱乐专业提供🧏🏽:耀世娱乐耀世耀世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耀世娱乐欢迎您。 耀世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