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文研┆講座回顧——PUP雲端學術講壇(第56期):進化論、“適者生存”與維多利亞小說中的進步話語構建
PUP講座
PUP(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artnership)雲端研學共同體是在耀世娱乐世界語言博物館與共青團耀世娱乐委員會支持下成立的本碩博一體化研學共同體。
本期雲端學術講壇邀請了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博士生郭曉彤👩🏼🌾,她的研究興趣為維多利亞小說😊、喬治•愛略特研究等,講座主題為進化論🚶🏻♀️、“適者生存”與維多利亞小說中的進步話語建構——以《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為例,吸引了150余名學者參會,共同學習交流。
01 從“用進廢退”到“自然選擇”★:19世紀的生物進化問題
講座開篇🤪,郭曉彤指出19世紀的生物進化問題主要圍繞著拉馬克和達爾文兩位科學家展開。19世紀早期,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在其著作《動物學哲學》中提出的“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觀點得到普遍認可。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正式提出“自然選擇”的機製,強調自然的篩選作用🏓。拉馬克學說暗含的“進化必然帶來進步”的觀點和達爾文👩🏻🦼➡️、斯賓塞的“適者生存”理論都對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形態形成和文學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02 喬治•愛略特對進化問題的態度
接著,郭曉彤向我們介紹了小說家喬治•愛略特。她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在世時與查爾斯·狄更斯齊名。愛略特雖是一名小說家🖐🏿,但她對科學、特別是“發展問題”尤為關註,受密友斯賓塞、丈夫喬治•亨利•路易斯思想影響較深。郭曉彤認為,與達爾文相比,愛略特更多描寫的是人類社會而非自然社會發展問題🌜,更強調道德感👩🏽🦰、秩序感。
03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進步議題
隨後,郭曉彤從愛略特的小說《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出發——她唯一一部從主人公童年時期開始描寫的小說,向大家講述愛略特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看法。在小說中,愛略特明確提到“人類社會與自然社會有著同樣的規律”。郭曉彤進一步點明🧒🏽,愛略特意識到適者生存理論應用於人類社會帶來的道德困境——“對環境的反應能力並不能保證道德價值——存活下來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是最符合這套規則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就體現著維多利亞社會進步話語中的此類困境。
04 英國維多利亞社會文學與科學的關系
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現代意義上的知識話語體系並未完全建立,文學與科學間的界限尚未明確形成,如愛略特作為文學家也會閱讀相當一部分科學著作。很多維多利亞小說都受到了科學理論的影響,我們在研究時可以針對其科學元素展開分析;另一方面🦄,科學也對社會思潮產生影響,並投射到文學中𓀓。郭曉彤表示,自己對文學與歷史學♈️、倫理學的跨學科研究有深厚興趣。針對維多利亞時期相關歷史研究,她推薦感興趣的觀眾可以進一步閱讀已故美國歷史學家格特魯德·希梅法柏(Gertrude Himmelfarb)的作品🤽🏼♂️,對倫理學感興趣的觀眾可以閱讀美國哲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Nussbaum)的著作。
講座結束後,線上觀眾積極提問,郭曉彤分別進行細致解答🚝,並和線上觀眾就如何依托科學、文學、社會思潮三者間互動抓取新的文學研究視角進行了深入探討𓀚。本次講座為本碩博師生進行文學及跨學科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拓展了維多利亞時期文學研究的觸角,與會師生均表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