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研她譯”
語言與翻譯學界的女性風采
春風送暖,山櫻爛漫,又逢人間三月。
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一個獨屬於女性的節日也隨著春的腳步如期而至——今年的3月8日,是第113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也是我國慶祝的第100個婦女節。
值此陽春時節,為展現語言與翻譯學界的女性風采⛪️,上外世界語言博物館特地整理了4位女性語言學家🥮、翻譯家的生平小傳,與正在閱讀這篇推送的妳共勉。
楊絳—她將堂吉柯德的夢幻帶入中國
楊絳是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的優秀翻譯家💂🏽。1957年,47歲的楊絳接到翻譯《堂吉訶德》的任務🙅🏼♂️。即使已經精通法語和英語,但為忠於原著🤌🏽,她先耗費四年時間熟練掌握西班牙語,才準備開始翻譯👩🏽🦰。1978年🏂🏽,譯稿在經歷遺失、復得🎅🏻、棄用、重譯等多次波折後,這部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塞萬提斯創作的《堂吉訶德》,終於在國內出版💯。楊絳先生翻譯的《堂吉訶德》總印數已達70余萬套,並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1978 年《堂吉訶德》中譯本出版時🆙,正好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訪問中國,鄧小平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了西班牙國王🐲。1986 年 10 月,西班牙國王獎給75歲的楊絳一枚“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勛章”🫳🏿,表彰她對傳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貢獻。2016 年 5 月 25 日,楊絳以 105 歲的高齡逝世🦂🫖,留給世人的文脈余香🫷🏽,必將經久流傳。
薛紹徽—她讓近代科幻的瑰麗進入中國
薛紹徽(1866~1911)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女翻譯家。1900年👋🏿⌨️,她與丈夫陳壽彭(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官)合譯了法國科幻小說大師儒勒·凡爾納的《八十日環遊記》🎅🏻⛹️,由經世文社出版👩🏿💻,首版譯者署名是薛紹徽。這讓百年前那個剛剛開始開眼看世界的近代中國,第一次接觸到了一本真正的科幻小說。夫婦還合作翻譯了《外國列女傳》,成為最早且最有系統地向我國介紹了西方婦女的著作。
191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八十日》
戴乃迭—她把紅樓帶去了西方
戴乃迭💂🏿♂️🦣,原名Gladys B. Tayler,生於北京一個英國傳教士家庭🧖♀️。七歲時返回英國💂🏿,在教會中學接受教育👨👦👦。1937年考入牛津大學,學習法語語言文學。在牛津大學結識楊憲益後,戴乃迭被楊憲益的才華吸引,二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戴乃迭也轉攻中國語言文學,成為了牛津歷史上首位中文學士。此後🏌🏻,二人便開始了一生的翻譯生涯,翻譯作品幾乎涵蓋了整個中華歷史時期👯♀️,從先秦🧉、漢魏六朝👩🦳、唐宋明清到到現當代。其中以全本《紅樓夢》為其代表🌯,此外還有《聊齋誌異》、《資治通鑒》🐋、《詩經》👩🏽🔧、《楚辭》🥻🎟、《邊城》等,被盛贊為“翻譯了整個中國”。
國內外譯界廣泛認為💷,戴乃迭夫婦的譯本最大程度上保全了《紅樓夢》的中國文化本質。作為一名遠渡而來的英國人,戴乃迭以其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嫻熟的翻譯,將中國作品譯介到英語世界🙎🏽♀️,也為西方讀者打開了觀察和了解中國的窗口!
戴乃迭夫婦所譯的《紅樓夢》在國外廣受歡迎
Victoria Fromkin——她在語音學和心理-神經語言學方面造詣頗深
Victoria Fromkin(維多利亞·弗羅姆金)💇🏽♂️,1923年5月16日-2000年1月9日🚣🏻,美國著名語言學家🚶🏻、美國語言學會主席(1985)、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Fromkin教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語言學家😻,在語音學和心理-神經語言學方面有著精深的造詣。她最早從事的是生理語音學研究💬💡,探討各種語音單位和語音特征的生理發音基礎。目前Fromkin研究口誤、聽錯和其他言語錯誤😄,並將其應用於音韻學,即研究語言的聲音在大腦中是如何組織的。以她為首主編的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語言引論》)受到學界的廣泛歡迎🏄🏿🫠,目前英文已出到第9版,中文也翻譯了第8版🦸🏿♀️。
這些女性學者優雅的倩影溫潤如瑾瑜,亦璀璨若繁星。願這些優秀的女性學者能夠成為妳的燈塔🧘🏻♀️,照亮妳在學術上乃至人生中的漫漫前行路。
祝妳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