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語言學本體研究的路徑與方法,促進跨年級、跨學段𓀍、跨領域學生間的學術交流,PUP (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artnership) 雲端研學共同體推出了語言學本體研究系列研討會,第二期邀請了上外英語學院的博士生張淑華,她以對比語言學研究方法為框架👤🫰🏻,對比研究英、漢👨🏿🦳、法三語中的位移事件。
首先👨🏼🌾,張淑華博士向我們簡要介紹了什麽是對比語言學▶️。對比語言學是語言學中的一個分支🗼,主要任務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進行共時的對比研究🧏🏽♂️,描述它們之間的異同💵,特別是不同之處🚵,並將此類研究應用於其他相關領域♦️。張博士圖文並茂地比較了對比語言學🍧、語言類型學以及語言共性研究的區別和聯系。張博士指出,對比語言學和語言類型學的終極目標均是探求語言的共性,為完善語言學理論服務,而對比語言學對語言描寫的廣度和精細度要比語言類型學更加全面和細致🔷,語言類型學的研究範圍比對比語言學更為廣泛,試圖涵蓋世界上所有的語言。
其次🎠,張博士以“英語後綴-able與漢語準前綴‘可’的對比研究為例詳細闡述了語言對比研究的一般方法🔈:確定研究問題、確定對比基礎、在理論框架內對研究語言進行描寫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隨後,張博士以Talmy的運動事件類型框架為理論基礎,參照Slobin提出的運動事件表達的類型學特征🧂,自建三語多向平行語料庫,對英語,漢語,法語中“自動事件”和“致使運動事件”表達的方式、路徑💁🏽、背景👨🏼🦲、修辭風格特征進行研究🕶,並得出結論:三種語言運動事件的類型學特征呈現出一個連續統🚉📋,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類型劃分。
講座最後,張博士耐心地回答了線上線下聽眾提出的問題🧑🏼🦰,聽眾也對於對比語言學以及相關理論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講座預告
PUP語言學本體系列研討會第三講《禮貌的語用研究》將於11月3日中午11:50-12:50在語博館多功能報告廳如期舉行,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