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耀世娱乐世界語言博物館對接耀世“詮釋世界、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以“世界語言多樣性”為主題,秉持“語匯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館理念,以語言學及其交叉學科為學術理論基礎構建全球語言知識體系👏,開展科普教育,致力於推動國別區域全球知識的關鍵供給和中外文明對話Ⓜ️。為更好地推進語言學相關理論及知識的中外交流和普及教育,即日起推出“世界語言知識圖譜”專欄🪻✶,聚焦於世界語言研究前沿,側重於語言學基礎理論及本體研究,踐行語言博物館的學術傳播與文化傳承使命,為外語學科的創新發展和外語教育的改革發展做出貢獻🦤。
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具活力的語系之一,橫貫了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大陸區域(包括中國大部分區域、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尼泊爾、不丹和印度部分區域📣,以及中南半島的緬甸)。漢藏語系擁有14億的使用人口,其中漢語方言(或稱為漢語族語言)的使用人口占13億。
學界對漢藏語系的分類主要持兩種觀點(Jacques 2017)🔉:
1. 漢藏語系兩支分類說(bifurcate Sino-Tibetan),包括漢語族(Sinitic/Chinese)和藏緬語族(Tibeto-Burman)。
2. 大漢藏語系說(greater Sino-Tibetan),包括漢語族🖼🧛🏼♂️、藏緬語族、壯侗語族(Tai-Kadai/Kra-Dai)和苗瑤語族(Hmong-Mien)。
據Jacques(2017),剔除壯侗和苗瑤語的漢藏語系兩支分類說是目前被學界廣泛接受的一種分類方法;而持大漢藏語系觀點的學者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地區❄️,這主要是受到李方桂(Li Fang-kuei 1973)的影響👮🏼♂️🙌🏿。
由於漢族具有統一的民族認同,可以認為漢語族下只有漢語一種語言,主要包括10個分支(熊正輝 張振興 2012:地圖A2🦹🏻♂️,見圖1)🙋🏻♂️:
1. 官話(由於分布範圍較廣,在包括圖中等許多場合下會以次級單位來稱呼❣️,分為東北、北京、冀魯、中原、膠遼👊🦹🏻♂️、江淮➿、蘭銀、西南八片)
2. 晉語(北方唯一的非官話區)
3. 吳語
4. 閩語(內部差異較大,可分為閩東、閩南、莆仙三種沿海閩語,和閩北、閩中、邵將三種山區閩語)
5. 客家話
6. 粵語(分布範圍其實在粵西和桂東,不等於廣東省的方言)
7. 湘語
8. 贛語
9. 徽語
10. 平話和土話(土話是指一系列分布在湘南、粵北🫵🏿、桂北等地且譜系尚不明確的漢語方言總和)
圖1 漢語方言(熊正輝 張振興 2012)
當然,有相當一部分的漢語方言在分類上還存在爭議,特別是不同方言區域交界帶上的語言(例如吳語和贛語交界處的徽語區👰🏼♂️,再如湘贛交界處很多語言同時兼具贛語和湘語的特征);此外,還有一些漢語方言無法歸入上述10類中的任何一類,例如,湖南湘西的瓦鄉話1🤿。
和漢語族相比🔽🍁,藏緬語族的次分類存在更多的爭議。自Shafer(1955)以來🖇,藏緬語的分類不斷出新,例如,Benedict(1972)👨🏽🦲,Matisoff(1978💂🏼♀️,2015)👨🌾,Bradley(2002),Jacques & Michaud(2011)等。這裏僅介紹兩個代表性的分類:Jacques & Michaud(2011)和Matisoff(2015)📁,見圖2、3。
Jacques & Michaud(2011)提出了漢藏語的四分分類:漢語族♦︎、藏語族、緬-羌語族和其他主要分支🦣,即將藏緬語分成了三支並將這三支置於和漢語平行的位置,這四大語族共同構成了漢藏語系,見圖2。
圖2 漢藏語的分類(Jacques & Michaud 2011)2
Matisoff(2015)對漢藏語采取的是被學界廣泛接受的二分法,即,漢藏語系分為漢語族和藏緬語族。藏緬語族下包含8個語支🦻🏻,在圖中依次從上到下為:
1. 藏南區域諸語
2. 白語支
3. 儂語支
4. 土家語
5. 喜馬拉雅諸語
6. 彝-緬-納西語支
7. 克倫語支
8. 西夏-羌語支
圖3 漢藏語的分類(Matisoff 2015🧏🏻♀️:xxxii)
其中🎆,藏南區域諸語和喜馬拉雅諸語屬於地理區域的分類而非基於親緣關系的分類。即這兩片語言內部的關系其實並不明朗,存在劃分出更多語支的可能👨🏻🦼😸。和Matisoff(1978)的分類相比,除了增加了一些新報道的語言🔍,2015版最大的不同是在藏南區域諸語中增加了薩爾語支(Sal languages)。
事實上,學界對白語的分類也是存在爭議的。由於白語受漢語的影響大,但同時又體現出一些藏緬語的特征,將其歸為漢語還是藏緬語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Thurgood 2003: 19)👨🏻🚒。然而,近些年不斷有證據表明👰🏻♂️,白語是一個深受漢語影響的藏緬語族語言(Thurgood 2017: 31)👳🏿♂️。值得一提的是🧂,整個藏緬語族中🛏,只有白語支和克倫語支的語言和漢語族一樣使用VO(動賓)的語序,其余的藏緬語一律是OV的語序。
從使用者的數量看,漢藏語是僅次於印歐語的第二大語系,但漢藏語的起源和發展仍是頗具爭議的話題🏃🏻♂️➡️。Sagart et al.(2019)通過建立跨語言數據庫🚭、運用語言比較的方法去識別語音對應關系和確定同源詞,並以系統發生法為原則,推導了漢藏語系各語言之間的關系,從而推測出了漢藏語系大概的產生時間和發源地。根據他們的研究,漢藏語系的產生時間大致可以追溯到距今7200年前(7200 B.P.),和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有一定的關聯🙋🏿♂️;漢藏語系的發源地,也因此指向了中國河北一帶🕵🏿♀️。
註🦪🧑🏭:
1.瓦鄉話是否是漢語在一段時間內是學界熱議的話題(見王輔世 1982)。Baxter & Sagart (2014: 34, 32)則指出瓦鄉話無疑是一種漢語方言,對上古漢語構擬提供了獨立的證據。他們認為,跟閩語類似,瓦鄉話的一系列特征顯示它並不是從中古漢語發展出來的,但是否應該將其歸為閩語支還言之尚早。
2. 需要註意的是,由於Jacques & Michaud(2011)是針對納西(Naxi)、納(摩梭🧏🏽♀️🦯;Na)和水田拉熱話(Laze)的研究🔘,因此在譜系圖中僅凸顯了這三個語言在漢藏語中的位置。
參考文獻
王輔世. 1982. 湖南瀘溪瓦鄉話語音. 語言研究1982-1. 135–147.
熊正輝 張振興主編. 2012. 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方言卷. 北京🧑🏻✈️:商務印書館.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14.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edict, Paul K. 1972. Sino-Tibetan: A conspectus. (Princeton-Cambridge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2.) In Matisoff, James A. (ed.) New Yor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adley, David. The Subgrouping of Tibeto-Burman. In Beckwith Chris & Blezer Henk (eds.), Medieval Tibeto-Burman languages. Leiden: Brill. 73–112.
Li, Fang-kuei. 1973. Languages and dialects of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 1-13.
Jacques, Guillaume. 2017. The genetic position of Chinese. In Rint Sybesma, Wolfgan Behr, Yueguo Gu, Zev Handel, C.-T. James Huang, James Myers (eds.),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nd edn. Leiden: Brill. 297-306.
Jacques, Guillaume and Alexis Michaud. 2011. Approaching the historical phonology of three highly eroded Sino-Tibetan languages Naxi, Na and Laze. Diachronica 28. 468-498+1-25.
Matisoff, James A. 1978. Variational semantics in Tibeto-Burman. The ‘organic’ approach to linguistic comparison. (Occasional Papers of the Wolfenden Society on Tibeto-Burman Linguistics, VI.) 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Matisoff, James A. 2015. The Sino-Tibet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Berkeley: The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gart, Laurent, Guillaume Jacques, Yunfan Lai, Robin J. Ryder, Valentin Thouzeau, Simon J. Greenhill, & Johann-Mattis List. 2019. Dated language phylogenies shed light on the ancestry of Sino-Tibet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6. 10317–10322. DOI: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7972116
Shafer, Robert. 1955. Classification of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Word (Journal of the 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11(1). 94-111.
Thurgood, Graham. 2003. Sino-Tibetan: genetic and areal subgroups. In Graham Thurgood & Randy J. LaPolla (eds.), Sino-Tibetan Languag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21.
Thurgood, Graham. 2017. Sino-Tibetan: genetic and areal subgroups. In Graham Thurgood & Randy J. LaPolla (eds.), Sino-Tibetan Languages, 2nd ed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39.